• ●馆内瞬时承载量达5700人时启动临时限流预案
  • ●APP和微信请在来馆前通过官方网站下载
  • 上海自然博物馆

     

    藏品精粹

   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

    脊索动物门,硬骨鱼纲,鲟形目,鲟科,鲟属。

    鲟体呈纺锤形,头尖吻长,口前有4条吻须,口位在腹面,有伸缩性,并能伸成筒状,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,背面一行,体侧和腹侧各两行。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,它们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,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,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,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中国的“水中国宝”。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,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,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。形近鲨鱼,鳞片呈大形骨板状;鱼头为尖状,口在颌下。它个体硕大,长可达4 m多,体重逾千斤。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,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,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。

    河海洄游性鱼类,干流流水环境。食性非常狭窄,属肉食性鱼类,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,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,甲壳类次之,软体动物较少。

    中国国家Ⅰ保护动物。

    相关链接
    获取更多最新消息

    微信加关注

    进入APP下载

    访问人数

    12345
   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8301号 沪ICP备05019056号
    © 2014 上海自然博物馆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