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●馆内瞬时承载量达5700人时启动临时限流预案
  • ●APP和微信请在来馆前通过官方网站下载
  • 上海自然博物馆

     

    临展电影

    临展电影四维影院

    蛟龙入海:Dive with “Ocean Dragon”

    时长:18分钟

     

    影片简介:

    “蛟龙号”是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,跟随它看到的深海是什么样子?由上海科技馆原创制作的4D影片《蛟龙入海》将带领观众搭乘“蛟龙号”,潜入大洋洋底,探寻奇幻的海底生物和神奇的“黑烟囱”,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。该片是我国首部深海高清立体电影,时长18分钟。 《蛟龙入海》是上海科技馆制作的第8部4D电影,得到了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的资助。电影以“蛟龙号”数次深海探险为纵向线索进行讲述,在每次探险过程中重点突出不同的发现,通过探险与发现的交叉结合,并通过立体画面和特殊的剧场效果,能让广大观众观赏大海深处,了解我国深潜技术的发展,培养对海洋科学的兴趣。 本片所呈现的影像是我国首次拍摄到高清深海影像,不仅为广大观众揭开了深海的神秘面纱,更能为科研团队进行深海研究提供清晰的影像支撑。深海摄影机搭载在我国制造的“蛟龙号”载人深潜器下潜数千米,影片真实地纪录了第35航次科考的故事。 影片跟随“蛟龙号”第一次在西南印度洋下潜,让观众能一睹西南印度洋洋底的真实面貌。片中不仅呈现了海底低温区的视频影像,比如贻贝、螺、茗荷和一些多毛类生物,还在西南印度洋的“龙旂”(中国科学家们发现的首个海底热液区,科研价值极高)拍摄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多个高温热液喷口,俗称黑烟囱,记录了高温热液区的环境特征,黑烟夹带着甲烷等有毒化学物质喷涌而出,温度最高达到379摄氏度,足以将铅融化。这样的环境,却与生命刚诞生时的地球环境相似,而烟囱附近真的发现了极为古老的微生物,深入的研究能够帮助人类了解生命的起源。 《蛟龙入海》制作周期为2年,现场拍摄历时4个月,分别赴西南印度洋科考(“蛟龙号”第35航次第二、第三航段)、青岛国家深潜基地等地进行拍摄,拍摄深度在2800米到3000米之间,获得了大量珍贵素材。深海摄影拍不到远景,深海没有任何光线,完全靠“蛟龙号”额头上的一组照明灯,但灯光无法穿透厚重的海水,曝光正常的范围大概在5-7米范围之内。但深海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海水的清澈,几乎可以达到干净空气的透明度。后期制作时,甚至有人怀疑影片是在摄影棚里拍的。 影片的科学顾问团队是我国深海领域的权威,在科学性上的指导为影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保障,影片中的物种经过专家仔细确认,较完整地向观众介绍了相关深海物种和知识,如铠甲虾、盲虾、白瓷蟹、鼬?、海参、海百合等深海生物一一在影片中与观众见面。影片在科学性的基础上,对于一些无法现实拍摄的环节,通过动画制作的方式,比如洋中脊、蛟龙号的模型制作,让观众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蛟龙号的结构和大洋洋底。影片通过情节跌宕的演绎,结合4D的特效,呈现出一部精彩、有趣的深海立体电影。

    备注:放映影片以当日排片表为准。

    影片剧照

    相关链接
    获取更多最新消息

    微信加关注

    进入APP下载

    访问人数

    12345
   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8301号 沪ICP备05019056号
    © 2014 上海自然博物馆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版权所有